经理邮箱    书记邮箱   
首页
betway必威

【第七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之学术研讨一】“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讨纪实

发布日期:2016-11-09   浏览次数:

根据第七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议程,11月5日下午,36位与会代表在张家界市晨天大酒店福瑞厅会议室研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A组)相关问题。研讨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的主持人和评议人分别为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明庆忠和西北师范大学betway必威副经理梁旺兵教授。下半场的主持人和评议人分别为北方民族大学betway必威副经理王凯教授和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经理张英教授。公司民族学与旅游经济教研室讲师侯玉霞博士担任会场秘书。

据统计,本组共收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相关论文20篇,其中15位与会代表作了论文主旨报告,详见下表。公司民族学与旅游经济教研室讲师侯玉霞博士,硕士研究生郝魏飞、张盼盼、刘阳、黄俊涛、葛君、黄文娇、潘雨晨作了论文主旨发言。

A组报告人及报告题目

                                                    

序号

与会代表

论文

1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助教邹芳芳

《民族村寨扶贫旅游:特征、路径及社区参与——以福建畲族赤溪村为例》

2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张瑞梅副教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广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

3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范才成副教授

《以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4

betway必威betway必威硕士研究生郝魏飞

《PPT战略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贵州秀水村为例》

5

betway必威betway必威硕士研究生张盼盼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的思考》

6

betway必威betway必威硕士研究生刘阳

《景村融合理念下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探究——以花山岩画核心区耀达村为例》

7

betway必威betway必威硕士研究生黄俊涛

《特色文化产业助力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广西灌阳县江口村为例》

8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英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9

北方民族大学王凯教授

《新化县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报告》

10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崔哲浩教授

《延边旅游扶贫试点村的发展路径与对策——以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为例》

11

betway必威betway必威侯玉霞博士

《广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精准扶贫思路构建》

12

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蔡建刚

《全域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研究》

13

betway必威betway必威研究生葛君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互动发展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14

betway必威betway必威研究生黄文娇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以广西忻城县六纳村为例》

15

betway必威betway必威研究生潘雨晨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扶贫研究——以广西忻城县文化旅游扶贫为例》

一、上半场学术报告简介

邹芳芳以《民族村寨扶贫旅游:特征、路径及社区参与——以福建畲族赤溪村为例》为题。她首先归纳和梳理了国内外民族村寨扶贫旅游、旅游扶贫与社区参与的相关研究,然后以福建畲族赤溪村为案例地,分析了赤溪村的资源特征、贫困与扶贫特征、扶贫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从摆正目标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鼓励社区参与、坚持产业扶贫4个方面构建了民族村寨扶贫旅游的开发路径。有利于为国内其他同类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旅游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张瑞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广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为题。她首先指出广西旅游扶贫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乡村旅游供给数量增长快速,但供给质量和精度不高的问题导致了乡村旅游在数量上供过于求,但在质量上供不应求的现状。而后在对广西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乡村旅游产品质量供给、提高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供给、加强智慧旅游供给、加强专业化人才供给、增进乡村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提升旅游业综合带动效应等广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建议。

范才成以《以乡村旅游促进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为题,以重庆市黔江区乡村旅游为考察对象,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旅游业在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地方政府应抓旅游大区建设,把城乡一体化统筹布局,整合各种政治社会资源。并建议植入民俗因子,强化社会民众参与,在乡村旅游高质量的旅游景区,把建筑等物态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富民兴旅。

郝魏飞以《PPT战略视角下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贵州秀水村为例》为题。他指出我国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也相对贫困,具有实施旅游精准扶贫的基础条件。他以PPT战略为视角,以贵州秀水村为案例地,探索了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路径。

张盼盼以《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规划的思考》为题,认为旅游扶贫规划是开展旅游扶贫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推进旅游扶贫工作有序进行的指导性文件,对帮扶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都有着重大意义;认为在民族地区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应该着重考虑地区的“民族性”、“文化性”和规划对象的贫困特性。最后,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后文化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在扶贫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旅游的文化影响进行监督和调控的建议。

刘阳以《景村融合理念下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探究——以花山岩画核心区耀达村为例》为题,指出宁明县耀达村作为广西550个旅游扶贫贫困村之一,地处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核心区,距明江东岸岩画主山体仅二百余米,是典型的景村融合型。她从景村融合理念出发,从旅游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三方面对耀达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黄俊涛以《特色文化产业助力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广西灌阳县江口村为例》为题,在文中,他提出了文化产业助力旅游精准扶贫路径:文化产业+旅游业=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扶贫工作=文化旅游扶贫。

二、下半场学术报告简介

张英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精准扶贫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为题。她指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已开发和还未被开发的独特资源,旅游业已成为许多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旅游扶贫路径下是否实现了“精准扶贫”,效果如何?如何提高“精准”,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张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湘西州近15年来在旅游资源开发下的扶贫效果分析和对夯沙乡旅游发展中旅游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提出发展旅游产业是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的观点,认为政府必须在制度和政策制定上瞄准贫困,精准帮扶。

王凯以《新化县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报告》为题,他在我国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结合新化县“旅游立县”的发展思路,提出:旅游开发不能遍地开花,不能违背市场规律过度开发,旅游开发对于旅游扶贫也不是灵丹妙药。另外,王凯教授还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旅游扶贫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指出旅游扶贫工作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研究层面,更重要的是将研究理念落到实处。

崔哲浩以《延边旅游扶贫试点村的发展路径与对策——以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为例》为题。他以延边州的旅游现状为切入点,以国家级扶贫试点村吉林省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为例,论述了明东村扶贫旅游的相关理论、欧洲扶贫旅游和乡村旅游模式、研究区域现状分析、发展路径和对策等内容。

侯玉霞以《广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精准扶贫思路构建》为题。她指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心在于广大贫困村的脱贫致富,而乡村旅游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集多种扶贫模式于一体,有利于培育农村扶贫开发的内生动力,带动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广西区精准扶贫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235个扶贫重点村的致贫原因,并结合其旅游发展的资源优势,从发展策略、开发模式、发展举措、帮扶策略四个纬度构建了广西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精准扶贫的思路,旨在以乡村旅游扶贫视角为广西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新的途径。

蔡建刚以《全域旅游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公共服务创新发展研究》为题。他在全域旅游和旅游公共服务的大背景下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问题,论述了民族地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供给模式创新的若干问题,认为应该将旅游服务融入到产业供给之中。该报告对解决民族地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关键问题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葛君以《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互动发展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为题,她通过对文化产业与旅游扶贫之间互动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在少数民族地区二者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深度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政府对互动发展的引导与扶持、做足做强互动发展的营销功课、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等对策。她认为文化产业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所在,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与途径,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而这些地区大多是贫困地区,所以文化产业和旅游扶贫的互动发展必定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

黄文娇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以广西忻城县六纳村为例》为题。他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帮扶是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能且应该成为推动该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六纳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精准扶贫开发潜力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时期,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旅游开发扶贫对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性脱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潘雨晨以《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扶贫研究——以广西忻城县文化旅游扶贫为例》为题,对旅游扶贫开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文化旅游扶贫在民族地区的可行性。并以忻城县为例,探讨了忻城文化旅游扶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及其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扶贫的对策与建议。

三、A组学术研讨的总结汇报

经本组与会代表推选,西北师范大学betway必威副经理梁旺兵作为A组负责人作了本组学术研讨的总结汇报。梁旺兵在总结汇报中指出,A组研讨具有以下特点:(1)研究内容丰富,涉及民族村寨扶贫、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旅游扶贫路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扶贫规划、旅游扶贫与社区参与、旅游扶贫与公共服务创新研究等,与会场研讨主题契合度高;(2)研究视角多样,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PPT战略视角、文化人类学视角、景观和村镇融合视角、特色产业视角、旅游资源开发视角、全域旅游视角等;(3)对策建议针对性强,既具有战略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与会代表提出,做好旅游扶贫规划、特色产业培育、教育与培训,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政府职能,引入第三方监督机构,打造民族旅游品牌,构建民族地区扶贫旅游长效机制,扩大资源共建共享、社区参与、资金保障力度等。最后,梁旺兵教授对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与实践作了展望。他结合甘肃旅游扶贫案例指出:(1)民族地区贫困状况、致贫原因非常复杂,在2020年实现完全脱贫是不太现实的,故对于扶贫长效机制的研究很必要,而教育与培训在扶贫长效机制中具有重要地位;(2)民族地区贫困具有差异性和复杂性,开展致贫原因的深入分析,以及精准扶贫的研究与实践很必要;(3)关于扶贫政策、资金落实等问题,政府与学者、百姓的观点具有较大差异性,如何结合起来是一个难点,故研究民族地区扶贫的长期性问题很有意义。此外,梁教授还提到了慈善与旅游扶贫等相关问题。

                                                        文/韦俊峰

 

A组“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讨现场

 

A组主持人、评议人、会议秘书为上半场报告人颁发聘书

 

公司侯玉霞讲师作论文主旨报告

 

 

 

 

 



上一条:【第七届中国民族旅游论坛之学术研讨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升级与全域旅游发展”研讨纪实

下一条:讲座通知

关闭